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46 点击次数:102
小刚和小丽最近刚当上新手爸妈,爱儿子小宝才三个月大,夫妻俩平时可谓是百般照料。
可是小丽一直有个困惑:“小孩子这么小,根本听不懂我们说什么,和他说话有用吗?”小刚倒觉得孩子虽然不能说话,但似乎能通过哭声和动作表达需求。
两人就这个问题时常争论,一次,小宝的哭声打断了他们的争执。
后来,小刚用自己摸索出的沟通方法,尝试和小宝“对话”,结果真让小丽大吃一惊:小宝竟然真的“回应”了他们!
这是巧合还是育儿的秘密?
先学会“翻译宝宝的话”:5种“婴儿语”密码
小婴儿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哭闹。
他们不能说话,但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,正如我们学习外语一样,也需要先学会“翻译”他们的语言。
首先是哭声。
宝宝的哭声并不都是相同的——当他们饿了,会急切地哭,“啊—啊—啊”地连声哭,小嘴巴还不停地吧嗒,像是在找吃的;困了的时候,哭声会透着烦躁,伴随着揉眼睛和打哈欠的动作。
如果是不舒服,比如拉了粑粑或者衣服穿得太紧,哭声会变得尖锐而持久,身体也会有所应对。
不仅仅是哭声,小手小脚也在传递信息。
比如宝宝想让你抱抱时,看到你会张开手臂、身体前倾,拒绝时则扭头躲开奶瓶,甚至推开你的手。
了解这些信号之后,在每次宝宝哭的时候,不必急着抱起来,可以先观察几秒,看看他是不是尿布湿了或者饿了。
这样坚持几个月,家长就能听懂宝宝的“哭声方言”了。
跟宝宝说话的关键方法
一旦学会了理解宝宝的信号,和他说话也是一种关爱和教育的方式。
宝宝虽然年幼,但他们从出生就开始观察和模仿。
脸对脸说话是非常重要的。
新生儿只能看到近处的事物,所以我们要蹲下来和宝宝保持同一水平线。
当我们说话时,不妨夸张地张嘴、挑眉,再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,这样他会更容易捕捉和模仿我们的表情和嘴形。
第二,简单而重复的语言也是关键。
每次换尿布时,可以简单地重复“换尿布啦,换尿布啦”;每次喂奶前,可以说“喝奶啦,喝奶啦”。
这些话语加上固定的动作,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声音和动作之间的联系。
别急着回应宝宝的信号。
当他发出“嗯嗯”声时,不要急着递玩具,先问问他:“宝宝想要这个小熊嘛?”等他再次确认之后,再把玩具递给他。
这样可以培养他发出信号并等待回应的习惯。
按月龄沟通攻略:0-1岁每个阶段怎么聊
0 - 3个月的新生儿阶段,要用声音和抚摸来建立信任。
当宝宝哭闹时,可以模仿子宫里的声音,比如用“嘘——”的声音来安抚他。
清醒时,适当地给他做抚触按摩,摸摸他的小手,说:“宝宝的小手软软的,握握妈妈的手指。”这些细节会让他感到安心。
4 - 6个月时,宝宝开始翻身并且认人。
这时候可以和他玩声音游戏。
比如,当宝宝发出“啊”的声音时,也跟着发“啊”;他笑的时候,你也跟着笑。
用一样的音调回应他,会让他觉得说话是一件好玩的事情,同时加入一些拟声词,比如摇玩具时说“哗啦啦”,拍手时说“啪啪”,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声音和行为的关联。
当宝宝到了7 - 12个月,能够爬并理解简单指令时,可以通过手势和他沟通。
比如,在宝宝想吃奶的时候,教他拍拍肚子;他想被抱时,教他伸开手臂。
每次他做对了,要及时夸奖:“宝宝拍肚子表示饿了,真棒!”递玩具的时候,可以说“拿”,符合手势来反复教他。
到了10个月,他就能听懂“把球给妈妈”这样简单的指令了。
要避免的沟通误区
与宝宝的沟通中,还要注意一些容易犯的错误。
不要总是打断他的“发呆”时间。
当宝宝盯着窗帘或者自己小手看时,这是他内心在探索世界。
如果你总是打断他,会破坏他的专注力。
要避免“假温柔”。
你心里烦躁但却强颜欢笑,宝宝是能够感觉到的。
不如真实地表达情绪,比如深呼吸后说:“妈妈刚才有点着急,现在好了,宝宝别怕。”不要包办一切。
当宝宝够不到玩具时,先鼓励他自己尝试,等待他用手指示求助,再帮忙。
这样让他知道,自己表达需求是有用的,也让他愿意主动“说话”。
和小宝宝的沟通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我们愿意放慢步调,仔细观察与尝试,就会发现原来宝宝有这么多想法。
通过回应他的语言与动作,不仅能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密切,更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。
记住,当你认真听他“说”,耐心等他“表”,你的宝宝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,也会更愿意表达自我。
这种被“看见”的感觉,不仅对宝宝的成长有重要作用,更会让他学会用温柔的方式与人相处。
以上的这些沟通小技巧,也许就是育儿路上最简单却最有温度的“秘诀”。
与其认为宝宝什么都不懂,不如试试用这些小方法,慢慢走进他的内心世界。
你会发现,原来他的小脑袋里有着如此丰富的想法和情感。
沟通的核心,其实不过是一个字——“爱”。
通过这份爱心耐心的沟通,你会发现,宝宝不仅听懂了你的话,你也懂得了他的心。
上一篇:央视元宵晚会取景地,康熙、乾隆各怒刷6次的江南园林这辈子至少去一次!
下一篇:没有了